当前位置: 首页 > 资讯 > > 内容页

【天天新要闻】合创亿丰安徽股权投资有限公司:安徽文化的天下情怀

时间:2023-03-27 06:03:11 来源:哔哩哔哩 分享至:


(资料图片)

安徽文化精神特质,是指蕴涵于安徽文化的长期发展进程中,由全体安徽人民共同努力,逐步形成的比较稳定的价值取向、思维方式、人格追求、社会心理、伦理观念、审美情趣等基本精神风貌。每一个在这块土地上生活、工作、学习的人,都是安徽文化精神的创造者、承载者、实践者和分享者。

大道之行,大势所趋、人心所向,即时代精神之所在。归纳提炼安徽文化精神,能以导向调控把握经济社会发展方向,以价值整合增强区域发展凝聚力,在安徽发展进程中起到导航器和发动机的作用。笔者认为,需要把握历史、现实和未来三个维度:一是创造性继承安徽优秀传统文化,彰显安徽厚重历史文化底蕴;二是立足当代安徽人民的伟大实践,最大限度地形成社会共识;三是着眼安徽未来发展和新文明构建,凝聚建设美好家园的精神力量。按此原则,本文站在中华文化的大背景下,坚持历时性分析与共时性观察并重,梳理解剖安徽文化的天下情怀,对安徽文化精神特质作一种解读。

先天下,开拓创新的拼搏精神。

敢闯敢试、敢为天下先,充分体现了安徽人以天下为己任的使命意识,是安徽文化的第一基因,也是安徽文化峰峦迭出、代有高峰的核心密码。5000年前,“构木为巢室、袭叶为衣裳”的有巢氏,率领先民,筚路蓝缕,开启人类巢居文明的新时代。3000年前,管仲首推变法,废除井田、富国强兵,“九合诸侯、一匡天下”,是法、儒两家思想的重要源泉。100年前,陈独秀、胡适高擎新文化运动的大旗,推动中国社会向现代文明社会转型发展。44年前,凤阳小岗村18位村民放胆一搏,按下了鲜红的手印,率先实行“大包干”,掀开了中国农村改革的大幕。

和天下,海纳百川的博大胸襟。

从地域上看,安徽处于中国南北交汇的中心地带,是东西过渡的桥梁纽带,地理位置独特。中华文化由黄河流域向长江流域的千年推移,在江淮大地上留下了浓重的一笔,各地各类文化在此深度交流交融交锋,形成了安徽文化是中华文化简装版的基本形态,造就了兼容并蓄、海纳百川的基本文化品格,奠定了安徽文化认同的坚实基础。在安徽文化的历史星空中,各类“集大成”的文化巨子和文化现象尤为令人瞩目。以老庄哲学为代表的道家文化是上古中国传统思想的集大成者,《淮南子》又被誉为中国道家文化的集大成者;宋画第一人李公麟被认为是中国古代绘画艺术的集大成者,桐城文派方苞被认为是中国古代文论的集大成者;朱熹、戴震是世人公认的中国传统儒家思想的集大成者。而六尺巷千里传书的历史故事和王家坝舍小家为大家的现实实践,以古今辉映的形式,反映安徽人顾全大局、同舟共济、美美与共的精神面貌。

信天下,清心直道的道德情操。

崇德向善、诚信自律,是安徽人的精神底蕴和人生信条。无论是法、儒、道、释的先贤巨子,还是士、农、工、商的普通民众,对精神价值的核心坚守是普遍共识,也是基本责任。与尧舜禹并称“上古四圣”的皋陶兴“五教”、定“五礼”、立“九德”、创“五刑”,以正直闻名天下,被奉为中国司法鼻祖。管仲提出“礼义廉耻,国之四维”“一言得而天下服,一言定而天下听,公之谓也”;《淮南子》写道“正身直行,众邪自息”“仁义者,治之本也”“公正无私,一言而万民齐”“言而必有信,期而必当,天下之高行也”。包拯秉承“精钢不作钩”的价值理念,终其一生塑造了百代钦敬的廉洁公正、铁面无私的“包青天”形象。“慈孝天下无双里”的徽州人,遵循“世事让三分,天宽地阔;心田存一点,子种孙耕”的古训,坚持诚信经营,吃苦耐劳、百折不挠,将贸易拓展到了中国的一个个角落和东南亚、欧洲地区,留下了“无徽不成商”“无徽不成镇”的美名。同时,“天下好人安徽多”,道德建设领域里的“安徽现象”已经成为新时代安徽精神的鲜活名片。

济天下,志在千里的家国情怀。

精神有了归属,生命才有意义。正如陶行知所言,“爱国是每个人的本分”,家国情怀是安徽人从不衰竭的精神涌流和踔厉奋发的灵魂栖居。“捐躯赴国难,视死忽如归”。自古至今,安徽从来不缺乏在危急关头,挺身而出,救民于水火、挽大厦于将倾的民族脊梁和时代砥柱。从古至今,出自安徽的民族英雄不胜枚举。家国情怀不仅仅体现在英雄人物的光辉事迹上,更为广泛地体现在淮海战场的小推车、渡江战役的小划船上,体现在邓稼先、马毛姐、沈浩、李夏等众多将爱国精神融入血液、为中华崛起默默奉献的江淮儿女身上。

标签:

Copyright ©  2015-2022 东亚财富网版权所有  备案号:琼ICP备2022009675号-13   联系邮箱:435 227 67 @qq.com